陳志華,男,研究員,碩士生導師。近年來,主要從事極地海洋沉積學、地球化學和古海洋學研究。
1990.9-1994.6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系學習,獲學士學位;1994.9-1997.6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質專業(yè)學習,獲碩士學位;1999.9-2004.6中國海洋大學海洋地質專業(yè)學習(在職博士生),獲博士學位。1997年7月分配到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工作,2000.8-2001.8年在韓國海洋研究所(KORDI)做訪問學者,2017.7-2018.7年在德國阿爾弗雷德-魏格納極地與海洋研究所(AWI)做訪問學者。2007年至今,任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
曾主持完成國家專項課題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現主持極地專項南極周邊海域海洋地質考察和底質環(huán)境評價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近5年來,合作發(fā)表論文20余篇,出版專著2部。
1. 陳志華, 黃元輝, 唐正, 等, 2015. 南極半島東北部海域表層沉積物稀土元素特征及物源指示意義. 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35(3): 145-155.
2. 陳志華, 陳 毅, 王汝建, 等, 2014. 末次冰消期以來白令海盆的冰筏碎屑事件與海流演變記錄. 極地研究, 26(1), 17-28.
3. 趙仁杰, 陳志華, 劉合林, 等, 2017. 15 ka以來羅斯海陸架巖心沉積學記錄及古海洋學意義.海洋學報, 39(5): 78-88.
6. 劉合林, 陳志華, 葛淑蘭等, 2015. 晚第四紀普里茲灣北部陸坡巖心沉積學記錄及古海洋學意義.海洋地質與第四紀地質, 35(3): 209-217.
7. 王豪壯, 陳志華, 王春娟, 2015. 普里茲灣陸架表層沉積物粒度特征及其環(huán)境指示意義. 極地研究, 27(4), 85-92.
獲獎與榮譽
2014年5月《中國海島志》編纂獲得國家海洋局海洋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9完成人)。
主持項目
2017-202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第四紀冰期-間冰期普里茲灣北部冰-海相互作用記錄(41676191) ,負責人。
2012-2017,南北極環(huán)境綜合考察與評估專項,南極周邊海域海洋地質考察專題( CHINARE01-02),負責人。
2012-2017,南北極環(huán)境綜合考察與評估專項,南極周邊海域海底底質環(huán)境評價子專題(CHINARE04-01-03),負責人。
2011-201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晚第四紀白令海峽入流通量變化的Nd、Pb同位素示蹤 (41076136) ,負責人。
2007-2011,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海南省海島(島礁)綜合調查(HN908-01-03),負責人。
2006-2010,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廣西海島綜合調查 (GX908-01-02),負責人。
2006-200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晚第四紀楚科奇邊緣地帶古水團化學示蹤 (40506004),負責人。
2005-200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基金“末次冰期以來西北太平洋中高緯度邊緣海關鍵斷面古環(huán)境演化記錄”(40431002)子課題“白令海古海洋學研究”負責人。
科技貢獻
近年來,在南北極海洋地質考察與研究、廣西與海南海島綜合調查、《中國海島志》編纂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貢獻。
最新進展
在南極周邊海域海洋地質考察、古海洋學研究、南極大陸邊緣古冰蓋與冰架動力學演化等方面可望取得較大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