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科研人員在北極氣候變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我所海氣中心極地研究團隊在北極大西洋水年際變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揭示了近30年來北極歐亞海盆中大西洋水層變冷并下沉的現(xiàn)象及其成因。
大西洋水占北冰洋入流的90%,是北冰洋主要的海洋熱量來源。盡管分布于150-700 m水層,但其熱量仍可通過湍流和雙擴散作用向上傳遞,對海冰消融產(chǎn)生重要影響。我所科研人員通過搜集歐亞海盆中近30年的觀測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歐亞海盆中大西洋水層的核心正在變冷并下沉,整個歐亞海盆大西洋水層的核心在近30年降溫約0.36°C并下沉約47 m(圖1)。這一現(xiàn)象主要由弗拉姆海峽入流的流量減少和鹽度增加共同驅(qū)動所致。近30年來弗拉姆海峽入流體積減少了28%(導致大西洋層核心溫度下降),同時其鹽度上升了約0.1 PSU(致使大西洋層核心下沉)(圖2)。除了弗拉姆海峽的入流的減弱以外,“大西洋化”現(xiàn)象也是歐亞海盆中大西洋水層變冷的原因之一,其影響要遠小于弗拉姆海峽的入流變化。減弱的弗拉姆海峽入流減少了進入歐亞海盆的海洋熱量,使得大西洋水層熱含量降低,削弱了其向上的熱量輸送,從而對近期北冰洋海冰消融減緩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相關成果以“Cooling and sinking of the Atlantic Water in the Eurasian Basin since 1990s”為題,2025年5月發(fā)表于國際地學TOP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我所海氣中心孔彬助理研究員為論文第一作者,高立寶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郭桂軍和王世柱副研究員為論文合作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等項目的支持。
論文鏈接:http://dx.doi.org/10.1029/2025GL114720
圖1、歐亞海盆中大西洋水層的年際變化
圖2、不同影響因素對于大西洋水層熱量變化的貢獻
- 上一篇 海洋一所學術(shù)大講堂順利舉行——倪四道院士應邀作“海洋地震T波研究進展”學術(shù)報告 2025.05.23
- 下一篇 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關鍵海氣交換參數(shù)化方案及其在海氣耦合模式中的應用”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召開 2025.05.13